说真的国内的工作服太丑了真应该找个人给设计一下 | Yoho!Boys We love to Play Learnbeat365

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6-30 21:56:32

  beat365上周我去一个咖啡店,店内所有员工都围了一条很花哨的、与店面风格完全不搭的围裙工作。说实话,那令我感觉整个店面的格调都因为那条围裙而被拖后腿了。

  港真,国内很多店的工作服都太丑了,很多地方甚至连统一的工作服都没有。比如常年混迹于美发店的 Tony 老师与 Kelvin 老师,随便穿个豹纹 Tee 配条玫红色窄脚裤就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
  有没有想过工作服也能与潮流挂钩?早前 ROARLINGWILD 就这么玩了。他们为深圳 RMK 日式居酒屋打造了专属工作服。

  他们根据调酒师的工作习惯对制服进行了特殊剪裁及结构设计,把传统工作服改造成为了颜值与实用性兼备的衬衫、马甲、围裙等单品。

  一件高颜值的工作服的确能对店铺起到各种正面的影响。为自家品牌打造工作服的确没什么毛病,而来到跨界联名成为时尚趋势的今天,品牌与其他“不搭调”的品牌联合打造工作服,这就有点好玩了。

  出乎意料地,在工作服领域玩得最嗨的居然是一风堂。这家拉面店早在 2014 年便把一只脚踏入了时尚领域,与其接头的是 Engineered Garments。

  双方联手设计了这款工装夹克结构复杂,具时尚感与实用性,让员工可以自如应对厨房中各种场景与挑战。不少 Engineer Garments 的粉丝笑言「为了时尚只好去当店员了。」

  ▲当时这套工作服在纽约一风堂分店内限量发售,夹克 300 美元,围裙 100 美金,当天早早便已沽清

  一风堂首次尝到了时尚这块甜蛋糕的滋味,于是在 2015 年再次找来日本时尚品牌 MIHARAYASUHIRO 为巴黎一风堂分店设计工作服。

  衣服以 Trucker Jacket 作为设计蓝本,设计出斜纹外套和围裙,衫身以象征日本拉面文化的红点作细节,还有扎染头巾。

  此外,一风堂还找来了日本汽车生产商 Renault Japon 合作,把车子涂上红色扎染图案作招徕客人。

  到了 2015 年末,日本本部的一风堂迎来开业 30 周年。这次他们不搞联名了,居然发起了招募,全日本的人都可以投稿给他们设计新的工作服。而最后胜出的是学生作品。

  这套制服以传统和式织物的常用布料「久留米饼」作基材,配合日式传统工作服的风格,非常具有日本特色。这套制服与以往的相比稍显逊色,但一风堂这种玩法非常新鲜,创意取胜。

  到了今年,一风堂又开始搞事情了。这次助阵的是一个擅于闹事的日本时尚品牌——ANREALAGE。在大家预想这次联名的制服会有多浮夸的时候,结果是...

  画风只是这样的而已。每件制服上都有印上 ANREALAGE 的 Logo。此外,那些花纹细看之后就是一堆像拉面传统象征的「波浪线」。那接下来我们把镜头拉远一点点…

  有没有觉得有点眼花?其实这次 ANREALAGE 为一风堂打造的,基本上不能被称为「制服」,而是「布料」,玩的就是视觉效果。

  制服上的图案会因为观看者的距离而变化。换言之,店员把面拿给你的途中,你能在制服上看到不一样的图案。

  我这么说肯定不是没有原因的。BEAMS 有不少的支线,但它有条鲜为人知的支线,就是Uniform Circus BEAMS。

  这条支线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是给客户定制统一服装或单品的,而可以定制的单品范围也较广,包括球衣、工作服、校服等等。

  BEAMS 不是只用普通的 Tee 或现成衣物进行图案印刷,而是选取出最符合客户品牌形象的衣物再进行剪裁与设计,令其成为一件简洁但不简单的制服。

  而除了把款式摆在首位,质量与实用性也必须在考虑之中。在你选择好图案后,工作人员会跟你确认衣服的面料并为你给出建议,加入最适合该项工作的衣物细节。当一切确定好,你只需等候出货就好~

  如此体贴的制作商自然吸引了不少的企业买账。就先举个最近的例子吧,日本连锁的 au 手机专卖店找来 Uniform Circus BEAMS 为其设计了一套 Ivy Style 的制服。

  看似普通beat365,但衣服各处都有小细节,各种小小的收纳口袋beat365,方便营业员放各种文具。

  除了日本当地的企业知道 BEAMS 这个业务外,这家远在英国伦敦,位列全球 50 佳餐厅其中之一的 The Clove Club 也是它的铁粉。

  早在 2015 年,他们就已经相中了 BEAMS。但那时的他们还没推开「定制」这扇神秘的大门,仅在 BEAMS PLUS 中购入衣物。

  到了 2016 年,餐厅的三位老板不由得对日本的文化与手艺感到赞赏,于是定制了一批制服。

  这件围裙与牛津衬衫从颜色搭配上就给人非常放松、休闲的感觉。看似普通,实质细节满载,充分考虑到制服对餐厅员工日常工作而言的实用性。

  校服都是参照 Ivy Style 标准而打造,BEAMS 还会为其注入了不一样的元素,比如针织的领带便是突出质感的点睛之笔。

  这批 2017 秋季的“白大褂”经 BEAMS 之手,以时装的剪裁手法去打造。令制服增添了几分时尚感之余,质量与细节方面一样没落下,通通到位。

  国内也有个好榜样。去年年底,国内家具品牌梵几便与独立服装品牌 OverComer 推出专为家具搬运师傅和设计师而设的工装外套。

  外套的版型硬挺帅气,具时尚感的同时也符合搬运师傅的工装性质。面料也不含糊,采用全棉斜纹面料,拉链与扣子则都是带有细节的金属配件。

  最令人感到幸福的便是,夹克前口袋袋盖处有个方便插笔的设计,方便设计师和家具制作师傅随时放置或取用铅笔、尺子等工具。

  无可否认的是,国内有不少店铺都有在工作服的款式上用心。从精神上而言是值得被肯定的,但大部分的店铺制服还是差那么点意思,或没有考虑员工穿着的舒适性与实用性,或不能体现品牌及企业形象。

  常言道「以人为本」。工作服是员工每天都要穿着工作的服饰,舒适性理应放在首要考量的位置。有的店铺在制服款式上照顾周到了,但质量跟不上,令店员每次穿制服都怨声载道beat365。

  好的工作服不应只是把店铺 Logo 或 Slogan 印在一件普通的 Tee 上便草草了事,而应结合工作性质继而在衣物基础上作出修改与调整。

  ▲CLOT 2017 夏季系列的这件 Tee 就以“凝结冰室”这个虚拟概念推出过“工作服”

  呼吁各位老板,在做工服时请多花一点心思,从整体到细节,每一步都请照顾到位。而不是打开那个橙色的 APP,随便找一家“工作服定制”便了事。

  仅是把店铺 Logo 从纸上搬到 Tee 上,对工作便利本身毫无帮助,那不该被称为工作制服,而只能被称为是店铺的统一着装而已吧?你觉得呢,bro?